15986619992
深圳到冷水江冷链物流公司 食品冷冻冷藏运输 东莞到冷水江冻品冷冻货运公司 直达配送
上门提货: 深圳 东莞 广州 佛山
时效保障: 2-3天
温控可调范围: 冷冻-18℃到-25℃ 冷藏0到10℃
报价: 400.00元/吨
最小起订: 1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发布时间: 2023-06-13 02:14
发布IP: 203.168.20.13
浏览次数: 73
手机号: 15986619992
电话: 15986619992
详细信息

深圳到冷水江冷链物流公司  食品冷冻冷藏运输 东莞到冷水江冻品冷冻货运公司 直达配送


如果以2008年奥运会进入冷链赛道开始算起,中国冷链物流至今已经有15个年头的发展。目前,在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引导下,在各级行业组织、社会团体的推动下,中国冷链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冷链基础设施有了长足的发展,冷链市场不断培育成长,冷链业态呈现多元化发展。从社区团购到预制菜,中欧班列到城市配送,都在不断进步与完善;智能化驱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正成为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趋势。

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无疑又给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注射了一支强心剂。“这是我国冷链物流领域第一份五年规划,首次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层面,对建设现代冷链物流体系作出全方位、系统性部署,提出一系列务实、可操作、可落地的具体举措,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疫情之下,中国冷链物流继续在夹缝中挣扎,既要担当国际进口重任,成了媒体眼中国际冷链病毒携带的运输者,更要在国内疫情严密防控、层层加码下坚持着保供民生工程。

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距离真正的冷链物流理念还相差悬殊,距离冷链物流的内涵更是相差太大,果蔬、肉类、水产品等食材方面的30%左右冷链流通率,与日本欧美在95%左右甚至****的冷链流通率相差太大,60%左右的差异率,足以见得我们亟须努力。

国际冷藏仓库协会IARW*新公布数据中,全球**冷链巨头,中国没有一家企业上榜。排名**中,美国独占五席,新西兰2家,日本和墨西哥各1家。排名第一的美国Lineage,冷库容量5066万立方米,几乎相当于全中国的一半。而国内排名*高的中外运冷链物流,只有274万立方米,仅为Lineage的1/20。

静下心来想想,中国冷链物流15年来,冷链众生,千姿百态,先驱者若干,先烈者也不在少数,有的本应避免,但在大潮中迷失方向,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案例此起彼伏。

我们整个冷链各条产业链以及整个社会需要从下面几个维度值得我们去探讨与交流,同时这也是中国冷链发展的现实问题。

食品安全与冷链物流相关的一些反面案例

日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有目共睹,日本整个社会对食品安全是受法律和舆论双重监督的,也是零容忍的,基本上出一次事故,想再翻身,比登天还难。日本政府对食品安全的整治,对食品造假行为严惩不贷,一旦被发现,相关企业生产的食品全部在商场下架。如果该食品企业是上市企业,则股票暴跌,*终结局一般是倾家荡产。企业总裁通常先辞职,进而接受法律惩罚。日本媒体更是穷追不舍,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截至目前,日本直接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就有20多部。这些法律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不但保证食品安全,也能减少农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日本政府也会经常修改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使制度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2008年1月,轰动全日本的中国毒饺子事件将中国的食品安全推向了风口浪尖。

食品添加剂、操作现场卫生脏乱不堪、操作不规范、各种山寨货等乱象已然成为中国食品安全的代名词,更谈不上冷链物流对这些食材起到温控保鲜作用了。

回过头来看看国内,除了日常消费者简单投诉食材赏味期限过期等小现象之外,却很少有关于冷链食品安全的反面案例。2012年,某乳业品牌配送的鲜牛奶被曝出酸败变质,震惊全国。事后,配送鲜奶的运输公司*终承认:因员工失职导致冷气在配送途中被关掉。

2019年6月,温州市市场监管局双黄蛋雪糕被曝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而后,该食品有限公司对此发布了声明,称此次销售的产品抽检不合格并不是出厂产品自身的问题,而是因为零售终端在运输过程中无任何冷链保护,且用于储存的冰柜过于老旧、制冷效果较差。声明中公司还强调了自己在产品质量把关方面一直十分严格,在购买更新和使用消毒杀菌设备上也设有专门的规章制度。

声明发布之后,很多人都在质疑这只是公司的托词,但在一片声讨声中,也有很多网友从食品生物医学的角度科普公司声明存有合理和可信性。若雪糕在运输过程中融化了就会容易滋生大量微生物,即使将其重新冷冻,也只是抑制微生物活性,并不会杀死微生物。所以,此次双黄蛋雪糕抽检不合格,不排除运输过程中冰柜没有良好的运作,使得产品在转移至销售点这一过程中温度反复升高变化,*终令微生物活跃这一可能性。

这两起典型的食品安全案例非常鲜明地凸显了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民众对食材安全没有足够重视,更能看出民众对于冷链物流是如何保护食材的更是一概不知。

实用变质食材,会导致暂时出现闹肚子身体不适等症状,但是长期食用,是否对身体产生更加严重的危害,我们应该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国内Ca症患者越来越多,也从侧面体现了食材变质带来的潜在的长期危险。同时,随着消费的升级,各种速冻、速食产品层出不穷,但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各类产品和食材在运输中途中很容易滋生细菌、产生变质,消费者在食用这些变质食物后也会出现起呕吐、腹泻,甚至患上痢疾等肠道疾病。

疫苗如果因为温控不严格导致变质,那是要死人的。2016年,价值5.7亿元的非法疫苗,从山东未经冷藏销往全国24个省市。其中,就包括危急时救人性命的狂犬病疫苗。一系列残酷的冷链反面题材以及冷链事故,引发了国家对冷链物流建设的重视。

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对于芸芸众生而言,又有几人能从食材的鲜度、运输温控等方面来考量冷链物流与食品安全的关联性呢?

跳出冷链物流自身的圈子,去了解我国发展冷链物流的初衷

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冷链物流,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冷链发展的初心,我们不能单纯地从国家战略意义上来考虑,更需要从现实意义上去讨论。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了十余年,国家层面以及各级政府关于冷链物流的补贴与政策,每年有几十个,都是从如何发展冷链行业方面去考虑的,但是很少有人从“为什么要这么做”的角度考虑与解析。不管是院校学者,还是各级职能部门,对此都鲜有提及。

笔者以为这是我们冷链物流发展中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应该“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冷链物流的口号已经喊了这么多年,但是环顾四周,除了我们从事物流领域的人知道冷链物流的概念,我们的亲朋好友以及多数消费者对冷链物流却一无所知,不仅如此,即使是从事冷链物流上下游的客户群体,他们对冷链物流的概念也是非常模糊。

简单理解,从冷链食材的角度出发,我们是要为了吃得更安全,吃得更新鲜,吃得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处、能让身体健康些,吃得能让我们的寿命更长久一些。冷链物流发展的基础前提应该是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而食品安全又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日本,一水之隔,我们的邻国,三个小时的航程,相当于上从北京到广州的航线距离,同时也是号称世界上工作压力*大的国家,但是却有着寿命却*长的基因,一直被世人所不解,世界卫生组织*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以平均寿命为衡量标准,2021年日本以83.7岁继续高居**,而我们国家人均寿命才达到了76.1岁,为何有近8年的寿命差距呢?

抛开自然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因素外,饮食一定与人体寿命有着紧密的关联。众所周知,日本这个国家对健康饮食的要求十分苛刻。早在2000年,在国内的日本企业就已经提出了“从农田到餐桌”的理念,从基地到生产加工再到成品销售,都遵守了严格且原始的手工追溯系统,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三通国际商事株式会社李振生社长早就提出过这种理念: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设计食品安全。他认为,作为生产企业,需要把握住食品“安全、健康、美味”的三大要素。加之公司有套独创的“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控”的“一元化”农业管理模式,将专业化分工的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进行横向整合,*终生产出“安全、健康、美味”的“一元化”食品。换句话来说,就是国内时常提到的对生产过程进行整个产业链的管控,让产品具有可追溯性。其中,原料的基地仓储、生产加工温度控制,成品出货温控等整个过程,冷链物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继续回到日本人长寿的话题上来,日本人的长寿与日本的饮食文化肯定有直接的关联,而日本饮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食材的“生”和“鲜”。吃过日本料理的人大多都知道,日本饮食以不加工或尽量少加工为其特点,换言之,日本人喜欢生鲜的感觉,如果没有冷链体系做保障,这是无法实现的。正因为如此,在日本饮食中才诞生了生鱼片以及由生鲜鱼贝制成的寿司等鲜品,同时也有随处可见的生鲜餐厅。

按照日本人的观念,“生”和“鲜”的食物是*具有营养价值的,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物质,很少破坏维生素,保持其食材的原味、原色。毋庸置疑,生鲜水平要求越高,对冷链物流的要求也就越高。日本果蔬方面的冷链流通率方面已经达到了95%以上,有的已经实现了****冷链运输,足以说明冷链物流在日本国内的发展和认可程度。

如果我们从寿命的纬度去考虑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必要性,相信每个人都会趋之若鹜。

要深刻认识到食品安全与冷链物流密切的关联性

首先,让我们冷链从业者再认真学习一下食品安全的理论定义: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食品安全的概念非常明确,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

我们有种习惯性思维,一提到食品安全,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原材料的劣质、加工过程的恶劣环境、细菌、添加剂严重超标等字眼,却忽略了贯穿于整个流通环节中的关键节点:仓储与运输。

而冷链物流的定义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食材冷链物流泛指食材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中,“过程安全”“保证食品质量”“对人体健康不造成慢性危害”这三个关键要素都重复提到了,这足以看出冷链物流与食品安全的紧密程度。

那么问题来了:冷链物流具体是从哪些方面来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呢?

食材新鲜、运输温控、终端销售、加工食用,至少这四项缺一不可,毕竟,冷链物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贯穿于整个产业链之中。简单来说,就是如何保持食材新鲜,食材内部各项指标是否保持不变,如何在确保不断链的情况确保食材鲜度,如何在销售端进行温控管理,*终食用的时候如何在鲜度效期内,如何解冻才能让消费者才能品尝到冷链带来的美味。

可是我们在整个冷链物流产业链的推广中,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冷链物流理念的普及以及消费者的认可度。

正因为消费者对冷链认知的严重缺失,所以导致了很多人对冷链物流这个概念一头雾水,更不要说为什么要发展冷链物流,这也直接阻碍了冷链产业链的综合发展。以致在强力推广冷链物流市场的政策之下,冷链的应用过程也是举步维艰,更谈不上食品安全与冷链物流的关联性;大多数人只关心制作精美、价格昂贵的就是好的健康的产品,这是对冷链物流认识的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在冷链物流上游和下游环节,包括生产商、加工商、贸易商以及餐饮行业、商场超市等业态,对冷链物流极度不认可的更是比比皆是。

冷链物流对应的管理和资本投资也远远高于普通常温物流,因为成本相对较高,所以经过冷链环节的食材成本也会增加。但是现实中,在成本与健康二选一的时候,大多数人选择了成本,这种意识也直接阻碍了冷链物流的发展。

冷链食材中,水果、蔬菜、肉制品、水产品、冻品等与我们消费者息息相关,其中水果与蔬菜两个品项占了整个食材冷链的50%以上。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现下,中国冷链物流发展了10多年,在水果和蔬菜的冷链环节却是相对较少,除了在原产地储存、少数部分净菜加工、半成品加工中有所体现,特别是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中转、运输、销售等环节严重缺乏冷链物流环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国际社会食材安全与冷链物流相关的几个案例,从而再次认识到冷链行业与食品安全关联,同时也是我们国内所需要学习的经验。

2019年7月在首届中日冷链国际发展论坛上,北京大学教授、曾任中华日本学会副会长等多个职务的贾蕙萱女士曾经讲过两个案例,就很生动地体现了冷链物流的重要性。

第一个是,她与日本朋友一起去北京郊外采摘苹果,因为新鲜且便宜,看到中国人都买很多,而几个日本人就买几个而已,背后同行的中国人耻笑日本人小气。殊不知日本人习惯吃鲜而不喜好储存。去看看日本的超市或蔬果店就会知道,多是小包装,苹果、桃子一个两个地卖,西瓜四分之一的卖,日本人很少买整个西瓜,也是尽量享受新鲜。这个案例生动地体现了冷链鲜度的重要性。

第二个案例是1981年贾女士去日本进修,她的一位日本友好人士领着她们参观松岛,对贾女士来讲*难忘的是品尝大海里的生蚝。据她讲,刚刚捞上来的生蚝立即装入有冷藏设备的冷链物流船,很快送往水产中心。现场人员告诉我们不用蘸任何佐料,尽快食用,这样才是*新鲜*原始味道的生蚝。吃完后好长时间嘴中还留有余香与鲜味,回味无穷。海中生蚝品质好,但是如果没有冷链物流,也不吃不到那么新鲜的美味,这个案例成了冷链物流重要性的有力佐证。

日本农产品O2O的精细化管理OISIX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面卖的每一件商品都会标注食品的名称、净含量、原产地以及种植者的姓名,真正体现了农产品标准化。同时,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也会辅以各种科技手段,确保一旦出现品质问题能迅速实现正向追踪,追根溯源。

英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也有着独到的政策倾向,一个重要特征是执行食品追溯和召回制度。食品追溯制度,是为了实现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整个过程的有效控制、保证食品质量安全而设立的制度。监管机关如发现食品存在问题,可以通过电脑记录查到食品的来源。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地方主管部门可立即调查并确定可能受事故影响的范围、对健康造成危害的程度,通知公众并紧急收回已流通的食品,同时将有关资料送交国家卫生部,以便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安排工作,控制事态,*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美国Fresh direct平台,是一个完善的冷链仓配的农产品电商服务平台,对仓配环节非常注重。其仓库内部设有8个气候区,12个温别,分别设置特定的温度和湿度,实行保鲜度优化管理,根据实时仪表板监控货物是否按时送达。

通过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外的经验来看,冷链物流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大上,万变不离其宗,无非就是自动化设施、信息化程度、无缝连接、分温区规划运营、人员合理运营管理等几方面的综合因素,关键是如何真正把冷链细节落实到位,将执行力贯彻到底,这才是冷链物流确保食品安全的意义所在。

国内冷链向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学习了若干年,经常组织出国参观考察学习,但静下心来想想,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我们是不是除了感叹他们的自动化、干净卫生之外,其他的内在也许并没有真正学习到。我们的有关部门、有关行业组织等是否发挥了应有的职能并能持久贯彻下去呢,这也是我们要深思的一个话题。

在这方面,同样也是日本给我们树立了榜样,特别是行业组织起到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早在2013年,日本物流学会副会长兼爱知学院大学教授丹下博文先生在一次物流论坛上讲到,日本有冷冻食品协会,冷冻食品非常不错而且已经建立一个非常不错的冷链体系。

日本的冷冻食品厂家,在保证安全性和品质为基础前提,没有一味地追求低成本,而是将冷冻食品的安全摆放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他强调,冷链政策在一般意义上来讲,其目的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要维护食品供应链的稳定性。特别是农业方面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比较大,可能会造成食品的紧缺问题。日本发生的大地震造成了很大的灾害,核泄漏问题对食品质量也产生影响。

第二,稳定食品的价格。农产品丰收会造成价格的下降,歉收会造成价格高涨,因此,通过冷链建设确保食品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第三,要减少食品废弃物,从而减少食品的浪费,他认为低温物流是非常有必要的,消费者对冷冻食品的安全也非常关心。

但在冷冻食品领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方说冷冻食品的口感比较差,显而易见,比起新鲜食品,冷冻食品的口感肯定是很差的,所以未来必须在这方面做出改善,才能力增加口感方面的附加值。同时强调所有的食品对于人类的健康甚至我们的生命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很不幸,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一些冷冻食品的污染事件。再有强调现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涉及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一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以上这些,对于每个国家来说,包括中国和日本都很重要。

日本的这种做法从食品安全、社会、环境等更深层次的方面来看待冷链行业的发展,实际上这也是践行ESG理念的切实体现,作为中国冷链行业也要认识到发展ESG的必要性,目前,我国ESG理念正在迅速普及,生态系统已逐渐成形,信息披露制度环境已经培育成熟,希望越来越多的冷链上下游加入到ESG体系中来。

展望未来,冷链物流事业的发展任重道远,需要脚踏实地,务实创新;作为协会层面,呼吁从多方面,特别是接地气的方面进行协调与改善。

我们应该明确而且清醒地认识到:冷链物流是民生工程,是保供流通的重要渠道之一,冷链物流更是良心工程,因为事关食品安全。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很显然,食品、安全、品质、诚信,这是提升国民身体素质的四驾马车,食品新鲜、运输安全、品质保障、诚信运营,无一不是冷链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缺一不可,否则冷而不冷,链却不链,又是敷衍了事。只有齐头共进,方能实现冷链初衷。

1)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组织的力量,切实为冷链行业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了解冷链行业痛点,做好宣传推广作用,可以结合餐饮行业、生产行业、贸易商等节点发起全民冷链倡议,普及冷链,推广全民冷链,并做好积极宣传工作,让消费者了解冷链物流,了解发展冷链物流的初衷,了解新鲜食材安全与冷链行业的关联,推动各项标准的落地,培养整个社会食品和冷链密切关联的思维意识。

2)建议明确中国冷链的起始点。1964年第18届夏季奥运会在日本的举办,给冷链物流带来快速发展的机遇。

在此背景下,1965年日本政府发布的《为改善食品生活体系进行食料流通体系的现代化的倡议》,被视为日本进入“低温物流时代”的重要标志,直接助推日本冷链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给中国冷链物流迎来了契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2021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作为冷链行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必将加速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从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我国可以把2008年作为中国冷链元年。

明确了起点,我们才会有动力更有方向,分阶段规划,分阶段实现,*终达到十四五冷链规划中的打造三级冷链物流节点工程、四横四纵骨干通道,*终实现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3)冷链物流理念亟需推广普及。应该把冷链物流课程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并贯穿于食品学科、生物学科等专业,从学校方面推广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倡导全民普及,冷链涉及的全链条普及。

比如星级饭店、中小餐饮、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各个业态,是否应该设立冷链通用监管标识等等方面都需要深入探讨。同时,不仅仅要体现在表面上,更要沉下来做到实处:美国卫生部食品安全中心就推出了食物储存及烹饪指南:鸡蛋、青菜、肉类怎样储存怎样吃才更安全,全社会要培养一种全民冷链意识,养成食品安全观念。希望我们有关部门也要承担起这个责任来。

实际上冷链普及这点理解起来也非常简单,冷链物流的普及就如同我们的家用冰箱一样,首先从温度的区分上看,主要以冷藏、冷冻、恒温为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家用冰箱还是稀有家电,而今天来讲,冰箱已然成为千家万户中的必备的也是大家都认可的普通家电之一,那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购买冰箱呢,首先一点就是要考虑食品的鲜度与储存,防止产品腐烂变质,从而食用后产生疾病等食品安全问题。再延伸一下,我们每个家庭都需要一台适合自己的冰箱,为什么整个社会整个国家不需要呢?

那如此说来,什么时候冷链物流的普及如同冰箱一样进入千家万户,那么我们的冷链物流市场份额将不再是现在的几千亿市场规模,而会是几何倍数增长,成为***一大冷链市场。

4)倡导设立冷链行业门槛。冷链行业发展了15年,但是如今从事冷链物流行业的人居然没有相关门槛与硬性要求,这一点感觉有点大跌眼镜。比如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比如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进入冷链门槛,是不是需要提前进行行业培训与指导?

5)建立具有实操性的追溯系统。整个行业不能单纯靠所谓的OMS/WMS/TMS去管理,也不能单纯借助各种导航温控系统去管控,更不要盲目追求智能化、自动化,我们建议应该从原产地、加工环节、储存运输、销售等食材供应链模式管理上去综合考虑溯源的重要性。

同时,发挥监管部门的真正作用:首先我们的监管部门要懂得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职能部门更多的是一种宣传与引导,要起到疏通与缓解的应有作用,不是以;利益作为准绳,更不能以人情作为标尺,少一些处罚措施,多一些意识教育,少一些禁止怎么样,多一些如何处理,要用具体措施去解决问题。其中有一点,我们应该重视起来,三年疫情,我们对国外进口的各种冷链食材进行了严格管控消杀,设立了监管仓,统一建档、管理,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各种进口冷链追溯系统。但要反思的是:为什么我们国内的食材却不能建立这么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管追溯综合机制呢?

6)积极推动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我们一直说安全生产,强调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那么冷链物流既然是民生工程,没有冷链物流就没有民生,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

我们常说应急预案,那么疫情之下的冷链物流应急预案是什么?疫情之下冷链在民生方面凸显出来的问题已经足够多了,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如果不是发生疫情呢,比如说更大的天灾,比如说处于战时状态,我们是不是会显得更加无所适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兵法里的道理同样适应于当下社会。

7)进一步明确冷链行业的HACCP(危害分析的关键控制点),建议设立行业规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当地的传统的特色小吃非常招人热捧,但是如果看看他的后厨以及现场卫生,实在不敢让人恭维。冷链配送中,我们的车辆卫生状况谁在关注呢?大多都是运输水果蔬菜等食材的,可是车辆脏乱不堪,随意踩踏食材、野蛮装卸等现象比比皆是,温控管理等设施对若干物流公司来讲就是个摆设而已。

8)积极推动冷链人才培养。都说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没有人,如何做事呢?中国冷链发展十多年了,但是人才的培育却相对较为落后,目前大多数从业者为司机、初中生、高中生,专门接受物流管理专业的人相对而言并不多,冷链物流专业在高校的设置也是受各种限制,全国仅有10多所高校里设置了冷链物流管理专业,且生源不足,加强校企、校协合作,促进冷链人才多元化培育方案应是冷链物流人才的方向。

冷链物流是项细心的工程,想要真正做强做大,除了硬件,更需要在冷链软实力上予以配套,完整、健康、持续的冷链物流供应链体系的搭建仍有足够的进步空间。

我们平时都说考虑问题要培养供应链思维,但是在国内的实际情况下,不仅冷链物流出现断链,供应链思维也是处于断链状态。种植的只顾种植,生产的只管生产,运输的只管运输,销售的只管销售,很少有人用供应链思维去通盘考虑整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环节,谈及食品安全的更是凤毛麟角。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们要有跳出冷链圈子再看冷链的思维模式,从整个行业角度、整个冷链生态圈去思考我们的冷链如何发展。

于他人,于自己,于社会,冷链人是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且有价值的良心事业。

请大家用心努力。



相关产品
相关冷链物流产品
产品分类
最新发布
企业新闻
联系方式
  •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平湖社区平安大道1号乾龙物流园1栋103
  • 电话:15986619992
  • 手机:15986619992
  • 联系人:谢庆飞